一、统一认识。
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明确人才培养在捆绑调教 事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明确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明确坚持“以本为本”的必要性,明确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二、明确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捆绑调教 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捆绑调教 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精神,积极推进我院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提高我院本科人才培养能力,加快提高我院本科教育质量。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造一系列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推动开设信息科学领域2-3门通识课程,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严格审核课程教材和参考书目。定期开展教师研讨会,明确各门课程的德育功能,探讨增强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
四、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模式创新。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推动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变革。鼓励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造2-4门慕课课程,力争建设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鼓励翻转课堂等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多种教学模式。加强捆绑调教 实验室建设,建设1-2个虚拟仿真平台。推进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效率的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实训平台建设,打造2-3门实训课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导师的指导作用,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
五、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坚持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建立新进教师教学指导制度,实现新进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实现一对一教学指导。坚持保证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通过捆绑调教 教学项目立项和教学奖励机制,推动教师积极申报教学成果奖和教学研究项目,鼓励教师撰写高质量教材。进一步完善捆绑调教 层面的分类考核与分类评价制度。优化教学管理和服务,精简无必要的培养环节,减少无必要的材料提交,为老师减负,以集中精力于切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上。捆绑调教 组织OBE教育理念等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培训。
六、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进一步优化各专业培养方案,参照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按照OBE教育理念对培养方案进行重塑。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制定专业知识结构图。积极申报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推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建立教学内容定期梳理制度,减少课程内容重复,实时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中融入前沿的知识和方法。
七、深化协同育人。
加强校企合作育人,继续推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在培养方案修订、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积极向企业进行咨询,使业内专家参与相关课程内容的规划、设计和教学,探索建立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制度,定期举办业界人士讲座。强化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项目组进行学术研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深化国际合作育人,推进与境外高校合作联合培养,鼓励学生赴海外学习。
八、强化质量保障。
加强教学质量的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定期审阅课程教学大纲和进度表,对课程内容进行审核与协调。完善院级督导制度。加强学风建设,联合学生工作部门,加强学生学风教育和学术诚信教育。鼓励教师严格课堂纪律,加强平时成绩考核。鼓励教师提高课程要求,严格课程考核。
九、做好组织实施。
捆绑调教 领导班子将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作为重大战略任务。系统梳理并修订完善捆绑调教 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关制度文件,并面向捆绑调教 师生积极宣传。保证资金投入,明确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与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密切关系,学科建设经费中不少于20%用于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系统梳理捆绑调教 本科教学管理与服务工作,明确教学管理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